碗,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,来源可追溯到新石器年代泥质陶诞生之时。那时的碗,其大致形状与当今应无太大差异,造型特点是敞口、深腹、平底或圈足,即口大底小,碗口宽而碗底窄,有多种款式,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,多为圆形,很少方形,一直在改变的仅仅材料、工艺水平和装修手法。碗的一般用处是盛装食物,具有各历史时期特征的古碗,颇具收士喜爱。 不过现代仿品海量。
按器型分,有海棠式、斗笠式、墩子式、鸡心式、草帽式等,碗的器型改变首要体现在口部、腹部和器足三个部位,而且每个部位都具有明显的年代特点。碗的口部有花口、唇口、敞口、撇口、侈口,腹部有斜腹壁、弧腹壁和折腹三种,器足有圆底、圈足、平底、实足(又称圆饼足、假圈足)、卧足。 按釉色分,有青、白、酱、黑、黄、绿、蓝、紫、红等各单色以及青花、釉里红、斗彩、彩色、搪瓷彩、粉彩等彩绘装修。
碗底足的年代特征很强,汉代至隋代,以平底、假圈足为典型,唐代多为平底和壁形、环条形底足,五代后多为圈足。
唐代前期为盅形,直口深腹,圆饼形足为典型。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,口腹向外斜出,壁形足。壁形足的改变很具有年代性:年代愈早,壁边愈宽,孔愈小;愈晚壁愈窄,孔愈大;到唐末、五代,变成宽矮圈足,即所谓环形底。碗的口部,在晚唐、五代时,多成荷叶形、海棠式、葵式,通称花口。荷叶形口多为五出、六出,海棠口四出,葵口多出。碗的腹部多压印几道凹线,使碗腹弯曲崎岖。
元代碗以敞口、弧壁为常见,折腰碗独具年代特色。元中期,卵白釉瓷的创烧成功,青花瓷和各种颜色釉面世,碗底足改宋代小于圈足的垫饼垫烧法,为大于圈足的垫饼垫烧法,因此呈现部分碗底有釉,有的无釉,较少有垫烧的火石红痕迹。
注碗:温酒具,与注子配套运用。一般碗壁直而深,有的通体呈莲花形,运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,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。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,以南边居多。
斗笠碗:广口,斜腹壁呈45角,小圈足。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,故名。宋代始烧,尔后历代均有烧制。
高足碗:造型与高足杯相同,略大。宋代创烧,元代龙泉窑、景德镇窑盛烧,明清持续烧造,种类有青釉、卵白釉、青花、釉里红等。
鸡心碗:深腹,小圈足,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,故名。明永乐、宣德两朝烧制较多,以青花瓷器为多。
折腰碗:敞口,圈足,碗下腹部硬折,故称折腰碗。最早见于五代,元代销行最广。
宫碗:口沿外撇,腹部宽深丰圆,造型规矩,多为皇宫用器,故名。明正德时烧制最为闻名,有“正德碗”之称。
孔明碗:由两只碗粘合而成,两碗间中空,外碗底心有一孔,故称孔明碗,亦称诸葛碗。始于北宋龙泉窑,明代景德镇有烧制。